10月23日8点30分,研讨会在科研楼101继续开展。
今天的研讨交流在英文话剧《白雪公主》中拉开帷幕。
首先,原济南市中医医院针灸科副主任中医师、原济南中医学会副秘书长、原济南针灸学会副会长陈永康副教授对“五腧穴的临床应用”进行了分享交流。他提出,五腧穴是十二经脉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井、荥、输、经、合”五种腧穴的总称。古人把气血在经脉中的运行情况以自然界水流的动向作比喻,表示气血的流注从小到大,由浅入深,从表到里,从远到近。五腧穴每经五穴,共计60穴。陈教授根据古代文献和临床实际,归纳出了三大点五腧穴的具体应用:一是要按五腧穴的主病特点选用,井穴治疗与肝之病机有关的疾病、荥穴治疗与心之病机有关的疾病、腧穴治疗与脾之病机有关的疾病、经穴治疗与肺之病机有关的疾病,治疗方法均不同;二是要根据五腧穴的子母补泻原则,根据疾病的虚实性质,结合脏腑、经脉和五腧穴的五行属性,虚则补其母穴,实则泻其子穴;三是要按时选用,根据一日之中十二经脉气血盛衰开合的时间而选用不同的五腧穴。
接下来,璎珞女子书院的同学们带来了中医经典《周身经穴赋》的吟唱。谭康堂中医传承人谭万存大夫、连山易山东分院院长宋永生院长给大家分享了他们在传承和发展中医文化方面的心得和体会。
下午2点,济南立和医院特聘专家、山东中医药学会会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特色医疗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马艳芬老师凭借自己独到的中医耳穴疗法吸引着台下每一位听众,她指出“耳朵与身体是一一相对的,通过对耳穴的诊断能够精准地定位病症的位置”,接着,她同大家分享了在多年的临床医疗实践中所保留的一些耳穴病症图片,详细地讲解了中医耳穴疗法的奥妙之处,频繁的现场互动更是激起了大家学习的兴趣。
马艳芬老师还带领大家一起学习了一套自创的“耳保健操”,希望大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勤加练习,并将其推广给身边的亲朋好友,去帮助更多的人。
接下来,白氏医根疗法传承人白智中院长和岩茗普济中医诊所中医师刘广林大夫给大家分享了他们的从医经验。
最后,璎珞女子书院陶波院长对本次研讨会做总结,她对我校在中医教学、中医传承和发展等方面做出的积极努力表达感恩,对参加本次研讨会的领导专家表达谢意,并表示,参加研讨会的各位专家领导因共同持有的中国传统文化情怀、中医情怀才缘聚于此,希望以后加强沟通交流,共同致力于中医的发展和传承。
中医中药博大精深,为期两天的研讨会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闭幕。中医的传承与发展任重而道远,我们应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认真学习中医,让中医知识进入家庭、融入生活,推广传播优秀的中医文化,不断弘扬中医文化精神,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力量。